杨玖炼:15年如一日,坚持做有意义的事

作者: 时间:2024-12-19 点击数:

滴水藏海,久久为功。她十年如一日,扎根学生工作一线,与晴川同呼吸共成长。她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发扬 “螺丝钉” 精神,坚定而执着;她以校为家,倾心陪伴每一个与她因缘际会的晴川学子;她始终谦逊自律、勤学善思;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了晴川精彩。她,就是武汉晴川学院学工处副处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玖炼老师

 

 

以生为本 以心换心

“杨老师,感谢您百忙之中对我求职简历和面试方面的多次指导,我来跟您报喜。”2023年6月,晴川校园里花繁叶馥,又是一年毕业季,杨玖炼收到了一位曾经的学生心理健康团队成员喜讯——她顺利找到了全国排名前十的律师事务所的宣发工作。而这份沉甸甸的喜报背后,凝聚着杨玖炼十五年如一日“以生为本”的付出与担当。

“为学生一对一修改简历,是我坚持了15年的一个习惯。”杨玖炼回忆起这个习惯的起因,是刚刚参加工作时,某一天半夜十二点,她忙完了一整天的工作后,照例在睡前翻看学生们的QQ空间等线上信息,以了解学生们的动态。突然,一行“算了,没有路了”的颓丧字样映入眼帘,让杨玖炼心下一惊。杨玖炼迅速点开头像,发现是一名平时非常活泼开朗表现突出的男生。她迅速联系上该生,了解到原来这个学生近期连续参加了好几场招聘会,但屡次与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失之交臂,因此备受打击,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当晚,杨玖炼和这名学生在网上推心置腹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安抚好他的情绪;次日,又约他一起面对面梳理简历模拟面试,鼓励他多多尝试。在杨玖炼的帮助下,这名学生恢复了状态,也更明白怎么在求职中更好地展现自己,没多久,成功找到了心仪的好工作。

“有的同学因求职受挫备受打击,有的同学因准备不足错失良机,一对一的简历修改和面试指导,更多的是给处于人生重要转折点的迷茫又焦虑的同学们的一种高质量陪伴。”有针对性性提供资源、挖掘优势、梳理脉络,从求职心态到面试攻略,从简历细节到应答思路,从求职安全到面试礼仪,2008年至今,杨玖炼大概花了4000多个小时的午休、下班、周末、寒暑假等个人休息时间,陆续为3000余名毕业生一对一修改求职简历、一对一做面试攻略,对考研学子一对一辅导面试简历、自荐信和导师邮件。每个学生的简历和面试指导平均来回3次以上,平均时长1.5小时左右

在杨玖炼的帮助下,一大批先前求职受挫的学生都收获了好的结果。“经过一对一的多轮交流,学生们除了有一块打磨得还不错的‘敲门砖’外,更多的是有了去面对现实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并由此学习如何去面对难题、如何用行动化解焦虑、如何自我成长。”在杨玖炼看来,这才是她坚持4000多小时的一对一深度辅导的终极意义。

 

自律自燃 自励自新

“自律自燃,自励自新。”这是杨玖炼工作中一以贯之奉行的准则。

2008年,意气风发的杨玖炼来到青春正茂的晴川,一切是崭新的、欣欣向荣的,也是需要开拓创新的。在学校创办初期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杨玖炼从零摸索,主动探索,负责组建了所在院系第一届分团委、第一届党支部、第一个网站、第一本系刊、第一台毕业晚会……组织制定了第一套院系规章细则、第一套学生干部工作手册、第一套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此后,这种积极求索的精神变成了习惯,融汇在她的日常工作中。

在学院工作期间走上管理岗位后,杨玖炼开始自主学习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体系,从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学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所在院系在日常管理、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学术竞赛、考研就业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在二级学院工作的10年期间,杨玖炼所在院系无一例学生安全责任事故,所在院系先后被省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授予“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省高工委授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两访两创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获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校优秀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她本人也荣获了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民办高校分会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荣获学校2021年度“董事长特别奖”,多次获得学校“年终考核优秀等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十佳教育工作者” “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董事长、校长汪彬教授(左二)为杨玖炼(左一)颁发2021年度“董事长特别奖”)

 

2018年12月加入学生工作处,2020年9月开始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杨玖炼在新的岗位上不断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理念,认真钻研工作业务,以求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她在工作中积极倡导规范化、流程化、项目化思维,推动了全学工系统内网络共享高效办公平台应用;推荐复盘、黄金思维圈、游戏管理思维、学习型组织、品牌意识及品牌培育等具备底层通用逻辑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论。“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和潜质,是激活人的主动精神、内在成长和责任担当。”加强内涵发展,突出团队建设,形成自身品牌,杨玖炼认为,这是所有工作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

 

燃灯育人 追光而行

人格、气象和专业,杨玖炼认为这三个要素是优秀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养“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而受其教。”长期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在杨玖炼看来,除了考虑亲和力之外,更要考虑的是自己所传的“道”是什么“道”,是用什么方式传的?自己的“道”是否有什么需要固守坚持,又有什么需要精进迭代?

杨玖炼喜欢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的一句话——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她认为,同样,教育也是迷恋自我成长的学问。它充满诗性、瑰丽、豁然,有着神圣且持久地关联,至善且至深地浸染。因为教育工作者迷恋的是世上最无价的——“成长”。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然已经在教育行业躬耕15年,但杨玖炼依然充分感觉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要做到稳中求进、常做常新,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日常生活中,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化业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订制了200多个语音版学习专栏,从早上起床开始就可以边洗漱边听课。通常每天早上8点左右到办公室,看书半小时后,8点半开始上班。关注了1000多个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公众号,午饭时可以边吃饭边看文章。晚上的时间相对多一些,可以听讲座。周末的时间,则用来学习一些系列的专题。

(为2022年新入职辅导员开展《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依法而为》主题培训)

 

“时间总是不够的,时间也总是可以挤出来的。”杨玖炼对她的工作始终保持着热爱。她说,教育工作者要像“三盏灯”:一盏“台灯”,能静下心来主动学习;一盏“路灯”,能安下身来主动照亮;一盏“追光灯”,能睁大眼来主动关照。静下心来开一盏“台灯”,是我们工作的底气;安下身来做一盏“路灯”,是我们岗位的价值;睁大眼来做一盏“追光灯”,是我们内心的温度。

与同心同德者,守半亩方塘、燃一片冰心、育桃李芬芳,是杨玖炼眼中,平凡人生的好风景“教育工作进无止境,而我和我的同行者们,将永远在路上。”

Copyright© 2024 武汉晴川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