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欢:守初心、持匠心、燃烛心

作者: 时间:2024-12-25 点击数:

 

10月26日,武汉晴川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决赛圆满落幕。传媒艺术学院张欢老师凭借其生动形象的讲解与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荣获文科组桂冠。从事摄影类教学工作八年,张欢以其生动风趣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张欢老师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持续探索教育创新之路的鼓励。

坚守初心,蜕变成长

2016年9月踏入武汉晴川学院的大门,张欢已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了八个春秋。谈及从教初衷,她深情地表示,教师职业蕴含无限可能,她渴望成为指引学生前行的灯塔,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份初心,引领她毅然站上三尺讲台,开启了教书育人的旅程。

八年间,张欢始终不忘初心,面对教学初期的挑战,如课堂掌控力不足、课程内容不熟悉等,她凭借满腔热忱与高度责任感,通过反复实践与自我提升,逐一克服,实现了从新手到熟手的华丽转身。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她又遇到了学生知识吸收差异的问题。为此,张欢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主动沟通,与同事协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进入职业生涯的新阶段,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张欢积极调整策略,探索高效科学的工作方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自己赢得了更多学习与提升的空间,使她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虽然每个阶段都有不同问题,但张欢都会采取策略积极应对。八年里,从初入职场的“新手小白”到如今游刃有余处理各项教学事务的“老手”,这样的转变,是张欢潜精研思、恪尽职守的成果。

教学有方,匠心独运

张欢的教学艺术体现在其独特而有效的教学策略上。

一是设计巧妙,过渡自然。摄影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张欢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堂理论课后预留实践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化理解,再通过作业反馈促进反思,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是以生为本,有教无类。张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特别是那些内向不愿主动提问的学生,她创造了一种“抽卡”方式,通过随机抽取相机的内存卡投射到教室的显示器上,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和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有效解决了学习中的遗留问题。

关爱学生,拥抱变革

“没有人希望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被评判的一文不值,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课堂上,张欢经常以鼓励与肯定激发学生的潜能,也因此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学生们乐于与她分享生活点滴。毕业很久的学生,也会给张欢发来信息,分享工作和生活遇到的问题。这让张欢深感欣慰,视为对自己工作的最高赞誉。

张欢老师策划的小不点创意工坊蓝晒活动

张欢不仅关爱学生,还心系未来学科领域发展趋势。面对AIGC技术在摄影领域的兴起,张欢持乐观开放的态度拥抱它。她拿《图像图形处理》这门课举例,新技术可以帮助非艺术专业的文科学生,在没有经过系统的三大构成课程训练的情况下,通过AIGC技术生成概念稿,再依此进行创作,在熟练使用ps完成作品的同时,让作品兼具美感,弥补了以往学生作品缺乏美感的不足。同时,张欢强调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共同进步。

热爱生活,提升自我

张欢热爱生活,工作之余,喜欢摄影和旅游。她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做老师不应该故步自封,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见识都应该不断增长,因此一有时间她就“充电”。她通过旅游感受不同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

摄影给张欢带来不同的人生体验,让她跟很多事、很多人结缘。今年她在异国旅游时遇到当地的摄影师,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共同的兴趣侃侃而谈,分享各自的人生经历,因为影像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这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她宝贵的人生财富。这些经历也转化为课堂上的生动素材,激发学生的灵感与创造力。

摄影已然成为张欢生命的一部分,贯穿她的工作和生活。她以摄影为媒介,将热爱融入教育与生活,不断探索高效教学方法,尽职尽责地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展望未来,张欢满怀信心,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定能在教育领域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更多学生的前行之路。

 

Copyright© 2024 武汉晴川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